爱尚小说网 > 秦王本纪 > 第27章 秦王府父子论赵 幽竹斋枪剑试武

第27章 秦王府父子论赵 幽竹斋枪剑试武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却说,李峻才回王府,何旷求见,两人叙旧一番便前往万花楼,这万花楼头牌竟是西夏余孽,险些伤了李峻性命,好在王通及时出手,李峻便将柳依依押送到王府审问。

    李峻同碧瑶行至王府,早有小厮王府门前等候,上前牵马,两人一同走进王府。

    “碧瑶先回吧,本世子还有些要事处理。”

    碧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是。”

    见碧瑶走远,李峻深呼一口气,平复内心,这才回来半日,发生事情实在太多,这何旷是否有意为之?还是被人利用?这偌大的秦地,有谁敢动秦王嫡长子?西夏余孽?皇室?

    随即李峻摇了摇头,何旷无权无势,西夏余孽如何看得上?这大夏皇室屑于用他?

    不知不觉,李峻已走到李庚书房,门外不见守卫,只是管家李福在候着。

    “父亲可在房中?”

    李福点了点头。

    “我要见父亲。”

    李福随即敲了敲房门。

    “老爷,世子殿下回来了。”

    “进来吧!”

    李峻走入书房,书案上放了几封书信,李庚正在一封一封看着,信封上有只显眼的黑色飞燕,想必自己才出府不久,便有飞燕楼的人传来情报。

    这飞燕楼坐落在飞燕山,离王府不足十里,整座楼内不过三五十人,人数虽少,却个个轻功了得,整栋楼内的高手只听命于李庚一人,三五十人,每日要做的,不是刺杀就是打探情报。

    “坐下吧。”李庚心平气和道。

    李峻随即搬了个凳子坐下。

    “去了趟万花楼?”李庚突然抬起头问了一句。

    虽然来之前李峻做好了心理准备,经过父亲的询问,内心还是咯噔一下。

    “是。”

    李峻回答得极其小声,若不是书房中只有父子二人,定然听不到。

    正当李峻还要言语时,李庚伸手打断。

    “哈哈哈,不过如此也好。”

    李峻被父亲这突然的笑声打断了思绪,不知为何发笑,更不知“如此也好”是何用意。

    “大夏境外此时虽未大乱,实则暗潮涌动,是该藏锋。”

    本来先前纨绔,后来立志习武,父亲肯定是认为这个嫡长子,秦地未来的继承人改邪归正了,没想到回来的第一日便去了万花楼。李峻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父亲却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父亲的意思是……”李峻回答得有些慌张。

    “皇室本就对异姓王虎视眈眈,若世袭之人,锋芒毕露,该当如何?”

    “必然遭受皇室忌惮,设法铲除。所以父亲的意思……”

    李庚点了点头。

    “先前福泽山习武,该作何解释?虽然掩去踪迹,毕竟那赵氏手眼通天,可不是吃素的。”

    “这个好办。”李庚冷笑一声,“秦世子整日花天酒地,早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外出习武,强身健体,不过是为了多去几趟万花楼而已。”

    李峻闻之,面红耳赤,喝酒作赋自是事实,可这“色”可是从来不沾,父亲此番言论虽瞒过众人,却也冤枉了自己。不过也好,省得被惦记。

    李峻悻悻地望着父亲。

    “平阳县换了县令,这该作何解释?”

    “这个更好办。”

    李峻闻之,预测到父亲要说什么了。

    “世子外出,路过平阳县,那县令不知好歹,不拿出美酒佳人招待,世子一怒之下换了县令。”

    果然如此,这父亲冤枉孩儿还是一点儿不含糊。李峻不想在这件事上过多议论,父亲总归是有他的道理,随即话锋一转。

    “父亲可知孩儿在万花楼遇见了谁?”

    “太子赵睿。”

    “是,可是……”

    “自西征归来,那赵睿就多次往返秦地,虽为储君,毕竟权力受限,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父亲可知背后之人是谁?”

    李庚摇了摇头。

    “背后之人,定是朝中官员,而且品级不小,不然如何让当朝太子前往秦地?只是这人隐藏极深,飞燕楼查了三个月,仍未发现蛛丝马迹。”

    “一点消息都没有么?”李峻忙问道。

    “也不是没有,飞燕楼曾派出多人暗中调查,皆是无功而返,无奈之下掌门精卫亲自前往,还受了不轻的伤。”

    “结果如何?”

    “那日精卫拖着受伤的身子,只身来到王府,未说一字,便晕倒了,三日后方醒。精卫一路尾随,深入皇宫,赵睿见到那人需躬身。”

    “难道是太子太师?”

    李庚摇了摇头。

    “为父先前也曾考虑过,后来觉得并非如此。那张元让虽为太子太师,毕竟一介腐儒,还不至如此。”

    “后来可有消息?”

    “自那之后,皇城戒备森严,尤其是东宫,更是加了三倍的守卫。”

    “这老皇帝不是不待见赵睿么,又为何多此一举?倘若赵睿出了状况,不是更利于废长立幼么?也好堵住朝中人的嘴。”

    “唉。”李庚叹了口气,“并非像峻儿想得那么简单,我等尚知藏锋,又何必老皇帝赵偕呢?”

    李峻闻之,才知自己目光短浅,大半截入土的人,个个都是老狐狸,又岂是自己一个未出茅庐的黄毛小子能猜得透的。

    “父亲可知那赵睿,今日对孩儿说了些什么?”

    “无非是铲除绊脚石,辅助上位罢了。”一句话说得风轻云淡,李庚却眉头紧锁。

    “峻儿是如何回答的?”

    “孩儿只说竭尽全力。”

    “如此也好,此时还未到撕破脸皮的时候。”

    “父亲此话何意?”李峻疑问道。

    “峻儿不妨猜猜,赵睿此番前来秦地的用意。”

    “难道不是为了拉拢异姓王么?”

    “这只是其一。”

    “这只是其一,难道……”

    “不错,那赵睿三番两次前来,一则是为了拉拢,二则是为了测试实力。”

    “三则是为了震慑。”

    李庚闻之大笑,“孩儿开窍了。”

    “赵睿为何多此一举?”

    “皇室根深蒂固,纵使那赵睿不受待见,亦不可小觑,凡事不虑胜,先虑败,方可保全抽身,东山再起。”

    李峻闻之,这些老狐狸的信息果然让人头疼。

    “孩儿知道了,孩儿还有一事。”

    “万花楼的头魁?”

    “父亲早就知道了?”

    “自打开西关以来,为父就密切关注西夏动静,那柳依依不过是个棋子而已,本想着放长线、钓大鱼,并未打草惊蛇。谁想你这才回来,就……”

    “父亲,孩儿……”

    “这样也好,省得将来朝堂之上,众人口舌笑为父无能。万花楼调查了三个月,并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想必已是弃子。”

    “父亲是否猜到那背后之人?”

    “无非赵氏罢了。”

    “先是灭西夏,又反过来利用,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如果是引虎驱狼之计,彼此消耗呢?”

    “所以老皇帝并非昏庸,故意壮大西夏势力,只是为了消耗秦地?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管结局如何,受益者皆是皇室,他才不会管秦地子民的死活,父亲又不得不率兵出征,好大的阳谋!”

    李峻不禁后背发凉,这天下已经是赵氏的了,竟然还做这兔死狗烹之事,好在此次平安归来,倘若死在西夏人手里,只会觉得自己领军无方,并不会怪到皇室的头上。

    “为父先前也是轻敌了,果然人老了,就容易糊涂。西夏实力自然是比不过秦地,不过那皇帝老儿做梦也想不到,此次西征并未损耗多少兵马,反而为你争来了世袭的机会。”

    李庚叹了口气。

    “好在智儿尽得公佑真传,蛮儿杀敌勇武。”

    李峻闻之,低下了头,先前西征出力最少的就是自己了。

    李庚看向李峻,站起来拍了拍李峻的肩膀。

    “为父知峻儿心中所想,倘若不是如此,恐怕这场战争不知会拖到何时,那时若想平退西夏,定然不会那么顺利。”

    此时,飞燕楼的信鸽飞来,李庚取下书信,那信鸽随即飞出,李庚看了书信,又递给李峻。

    信上写着“西夏余孽背后,乃三皇子之一。”

    果然,西夏同皇室勾结,并非一朝一夕。

    李庚将书信,丢到火盆之中。

    “峻儿能否猜到背后之人?”

    李峻闻之,沉思良久。

    “太子赵睿,在三位皇子中,最无实权,并不知是否伪装,西夏余孽可能是为了试探。二皇子赵泰,尚武,定不会派人来刺杀,亦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三皇子赵稷,崇文,可能性最大,倘若东窗事发,定会落人口舌。以此来看,三人都不可能,又皆有可能。”

    李庚闻之,点了点头,峻儿所言,并未无理,当下皇城戒备森严,想要刺探情报,定然难如登天。

    “这西夏余孽该作何处理?”

    言毕,李庚抹了抹脖子,做了个“杀”的动作。

    “那柳依依虽为弃子,但并非无用,孩儿想着策反。”

    “哦?”

    李庚看向李峻,意味深长。

    李峻附耳,如此如此。

    “既如此,就依峻儿,那西夏余孽就在地牢,为父已经下令,并未伤其性命,随时可以带出。”

    “既如此,那孩儿告退。”

    “且慢!”

    “父亲还有何事吩咐?”

    “公佑临终前向为父保举一人,名唤刘尚,此人乃公佑同门师弟,有经天纬地之才。”

    “此人现在何处?”

    “庆州、长宁山。”

    “孩儿明日就去,请师叔出山。”

    李庚闻之,摇了摇头。

    “不急,过几日也不迟,去青州时,碧瑶一同前去,今非昔比,身边有个人照应,为父才放心。”

    “孩儿知道了。”

    “明日去趟扶云寺吧。”

    “扶云寺?”

    李峻深感疑惑,请师叔出山,还要烧香拜佛?

    “扶云寺,广善方丈要见你。”

    “孩儿同那方丈,并无交情,去那……”

    “去了自然知晓。”

    李峻知道父亲必然有其用意,并未继续追问。

    “孩儿明日便去。”

    李庚闻之,挥了挥手。

    “孩儿告退。”

    出了书房,李峻并未着急去王府地牢,亦未返回幽竹斋,而是向着西北藏书阁走去。

    李峻外出习武三个月,枪法、剑法皆已习得,但实战不足,此次前去藏书阁只是为了那几本枪谱、剑谱,纵然不学,也要看看招式,将来行走江湖,也好见招拆招。

    这藏书阁里的书籍皆是上乘,外人要想得到一本武学秘籍,自是难如登天,李峻自然不同,若这藏书阁的书籍,自己拿不出来,那这藏书阁建设的毫无意义,李峻不知,这藏书阁就是为他建立的。

    未几,李峻走到藏书阁,此时已是酉时,阁中已泛起烛光,藏书阁的守卫较白日多了一倍,为首一人见是世子殿下,侧身放行,身后的守卫随即空出一条路出来,李峻径直走了过去。

    路过杨保书房时,看了一眼,便直上四层。

    藏书阁的第四层皆是长兵器秘籍,李峻转了一会,挑了两本泛黄的枪谱,一本是《中孚枪全经》,一本是《无常枪》。

    李峻翻看一下,虽比不上自己所学的《罗氏枪法》。也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将两本书放到怀中,李峻又上了第五层。

    这第五层是短兵器秘籍,毕竟枪、剑都学了,不好厚此薄彼,转了一会,只挑了一本《成剑宝典》翻看了一会,觉得此书不错,便放入怀中。

    又转了一盏茶的工夫,在最里间的书架上找了一本《青莲剑法》。这本书较先前那本晦涩难懂,不过府中高手极多,定然知晓其意。

    拿到四本秘籍后,李峻并未着急离开,反而走向了第五层的最角落。

    这个位置的书籍并不显眼,反而是有些偏僻,一本破旧的书籍映入李峻眼中。

    这本书名叫《八目刀》,并不属于短兵器,而是属于暗器——飞刀,《八目刀》书页黄得厉害,不少书页的边角已经脱落了,并不妨碍观看。

    此书介绍,飞刀长约四目,既然长约四目,为何书名叫《八目刀》?李峻又往后翻了翻,直到翻到末页,书中并未做出详解,反正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

    思毕,李峻将《八目刀》放入怀中,径直下楼。

    出了藏书阁,李峻向幽竹斋走去,路上碰到书童白鹤在鬼鬼祟祟,李峻见状“咳咳”两声。

    那白鹤被这突如其来的咳嗽之声吓了一跳,赶忙回头。

    “世……世子殿下。”

    “鬼鬼祟祟在此作甚?”

    白鹤显然是被吓到了,言语支支吾吾。

    “回世子殿下,没……没啥?”

    “当真?”李峻又问了一句。

    白鹤这才将背后的双手伸了出来。

    原是装蛐蛐的蛉房,李峻伸了伸手,白鹤将蛉房递了过来,透过蛉房小孔,李峻看到这只蛐蛐儿,通体发黑,约有一寸五分,叫得响亮。

    “这个季节还有这么大的?”

    “有。”白鹤显得兴致勃勃,“前几日,小的发现有比这还大的呢?”

    “是么?”

    李峻冷笑一声。

    白鹤听闻李峻冷笑,倒也乖觉。

    “世子殿下外出,想必枯燥,小的正想着挑两只大的,孝敬世子殿下。”

    “哦,难得你一片孝心。”

    言毕,将蛉房还给白鹤。

    “这季节不易存活,放了吧。”

    “是。”

    白鹤打开蛉房,将蛐蛐放了出去。

    “没事的话,小的告退。”

    “本世子让你走了么?”

    “世……世子殿下还有何吩咐。”

    李峻从袖中取出先前那把飞刀。

    “世子殿下,您这是……”

    “按照这个尺寸,找长安街最好的铁匠,铸造三十把,底端的‘卯’字,就不用刻上了。”

    白鹤闻之,松了一口气,赶忙双手接过飞刀。

    “世子殿下可还有……”

    “退下吧。”

    “是。”

    见白鹤走远,李峻走向幽竹斋,方踏入一步,就见院内站立一人,一手持剑,一手持枪。

    “碧瑶,你这是作甚?”

    “听闻世子殿下习武,故来讨教讨教。”

    言毕,就将手中长枪丢了过来,李峻赶忙接住。

    “毕竟自己的丫鬟,伤了可不太好。”

    李峻摇了摇头,随即取下枪头。

    “既然如此,那奴婢也不可伤了世子殿下。”

    碧瑶随即转身,取了把木剑。

    “碧瑶,你可准备好了?”

    碧瑶点了点头,上前一步,一剑刺来,李峻中平出枪,挡下出剑,不待碧瑶反应,李峻抖了抖枪花,一枪刺出。

    “这一枪叫百鬼夜行。”

    碧瑶挡下出枪,后退一步,随即上前两步,近距离刺出一剑。

    李峻见状,发出一声冷笑,近距离缩短出剑范围,这碧瑶果然不是泛泛之辈。

    李峻后退一步,碧瑶紧跟起步,李峻蓄势待发,刺出一招“回马枪”,本以为一枪会刺中碧瑶,未想到碧瑶以剑撩拨,侧身躲过一枪。

    李峻愣了一下,碧瑶一个转身,又刺出一剑。李峻身子一矮,躲过一剑,随即使了一招“回风扫叶”,碧瑶见这枪专攻下路,猛然一个跃身,以剑击枪,借势向后退了一步。

    李峻抓住机会,使出“乌云踏雪”步步紧逼,碧瑶赶忙以剑格挡,步步后退。

    眼看就要退到墙边,碧瑶余光瞥了一眼,后脚蹬墙,一个跃空,一剑直刺李峻胸口,李峻冷笑一声。

    “果然如此!”

    随即一个转身,使出一招“长虹贯日”,一枪击中碧瑶小腿,碧瑶重心不稳,扑在地上,赶忙爬起。

    碧瑶又要出剑,李峻突然伸手。

    “高手过招,点到为止。”

    碧瑶似乎不服气,冷哼一声,“这局算你赢了,下一局双方比剑!”

    “还来?”李峻望向碧瑶道。

    正是:

    书房父子同论赵,天下大势在今朝。

    习武归来锋芒露,世子初试胜碧瑶。

    欲知二人比试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