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明末特使 > 第24章 祥瑞余波 三

第24章 祥瑞余波 三

作者:一笑也是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磨蹭个怂呐。”刘宗敏依然是大大咧咧的在说话,一点也不留情面。他走到宋献策面前,手掌在宋献策肩膀上用力拍打了几下。这样的力道,宋献策哪能承受得住,只是碍于刘宗敏的身份,一直是忍气吞声地在咧嘴陪笑。

    就在宋献策尴尬之时,有人出面喝止道:“宗敏,休得对宋先生无礼。”说话之人,乃是高鼻深目,满脸络腮胡子,类似色目人种的李自成。他一边说,一边从帐蓬之中走了出来。尽管是处于蛰伏之中,他仍是头戴白色毡帽,身着蓝布箭衣,腰间悬着利剑。

    听到说话声,刘宗敏嘿嘿笑道:“大哥,我这不是在和宋老道开玩笑嘛。”

    “闯王,真的是大喜哇。昨天那番异兆,我反复推算了一宵,算定此乃是天降圣人之兆。”看到李自成出面,宋献策连忙迎了上去,神秘兮兮地说道。

    “哦,快点说说看。”听得此话,不但李自成为之一怔,周围的将领也都来了兴致。

    这造反的事情,总得要套上个大义才行。如果能应上了天命,就能引来更多的人投奔麾下卖命。自打陈胜、吴广开始,就是这么做的。后来的人,也都是有样学样。没有祥瑞,就想方设法地炮制祥瑞。有了祥瑞,那就千方百计的往自己身上扯。李自成等人顿时鸦雀无声,一个个都将目光盯在了宋献策的脸上。

    “你们好好回想一下,昨天那片祥云照在了哪个方位上?”宋献策不肯立即说出答案,而是闭上双目,故弄玄虚地调起了大家的胃口。

    “宋老道,是不是又要我来揪你的胡子哟!你有话就快点说出来,别在这儿调我们大家的胃口啦。”高一功是高夫人的堂弟,也是闯军中的老人,打着哈哈笑骂道。

    李自成没有吱声,他那双深蓝的眼睛却凝视于远方的天空,闪现出炯炯神采。

    “好,好,别揪,别揪,我老道这就来说。”宋献策得意地笑道:“我反复推算了这一宵,方才得出结论。呵呵,这番祥瑞,原来就应在我们闯王身上。”

    “真的吗?”“老宋,你可别寻我们弟兄的开心哟。”“好哇,如果是真的应在闯王身上,我们就有前程啰。”一时之间,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各位大哥,请你们静上一静,听我老道说句话。”宋献策赶忙竖起双臂,大呼小叫起来。看到大家静下来之后,又道:“你们好好想上一想,如此大事,我宋老道岂敢随意乱说。”

    “这话也对。宋老道,你快快说出来,也让我们弟兄们好好高兴一下。”刘宗敏一拍宋献策的肩膀说。这一掌,力道不轻,痛得宋献策一咧嘴却又不好吭声,只得强忍疼痛说:“哈哈,昨天那番祥云,正好就照在我们的头顶之上嘛。大家好好想上一想,这不说明圣人就在我们之中嘛。”

    听得这话,高一功的眼神顿时一亮,立即接口道:“宋老道,别磨蹭,快快说下去。”“大家说,我们众人之中,是不是只有闯王才能称得上是圣人?”宋献策又提示道。

    “是呵,是呵,除了李大哥,谁也称不上这个圣人。”“对,这个圣人,就是我们的闯王。”......

    “大家说,闯王成了圣人,岂不就有望成为九五之尊了。”听得大家议论纷纷,宋献策又在一旁补上了一句说:“献策早已看出闯王龙骧虎步,燕颚犀颈,眉骨通天,如日月东升;看气色,伏犀灌顶,紫气笼罩,有天子之像……。”

    一听这话,所有人尽管并不很明白,也能知道这是好话。一个个的脸上,顿时都大放异彩。刘宗敏更是大着喉咙嚷嚷道:“哈哈,大哥成了皇上,我们也能跟着当将军、当大臣,整天搂着女人玩,吃香的,喝辣的啦。”

    李过是李自成的亲侄,平时为人最是沉稳不过,此时也手舞足蹈地大声叫嚷道:“妙哉,妙哉。闯王当了皇上,我们岂不是也能到北京城中去风光一番了嘛!”

    李自成没有吭声,只是将面孔转向那太阳冉冉升起的东方。金色的光芒,将他全身上下都映照得一片光亮。方从帐蓬中走出来的高夫人,看到此情此景,不觉痴了一般。有夫如此,人生大乐也。

    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就连那平时最是放*荡不羁,好说好闹的刘宗敏,也一下子安顿了下来。每个人都在思索,每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的路。想到将来的前景,眼前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又能算得了什么哩!

    “闯王,如果要想早日夺得天下,我宋老道还有一计。”宋献策乘热打铁道。他那平时总是让人觉得有点猥琐的脸,也是一片红光。这一次,所有的人都不再咋呼,都在静静地等着平时总是看不上眼的宋矮子面授机宜。

    南京城中,一处装璜得书香气十足的茶楼,坐了不少头顶方巾,身穿绸缎长衫的读书人。到底是身份高贵的人,虽说茶楼中是人来人往,倒也不显得熙熙攘攘。

    “钱公,昨日下午天现异兆,不知你老有何高见?”一个中年书生拱手为礼,开口问道。被问话的人,年约五十多岁,面目清瘦,胡须与衣饰皆是收拾得整洁有度,举止之中颇有文人的孤傲之色。

    他叫钱谦益,因为一生热衷于功名,而且屡次陷入政治漩涡,身后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只是在此时,他以清流的身份出现,成了东林党首领。在这南京城中,也算得上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听得有人请教,本来正在举杯品茗的他,当即放下茶杯,手抚颌下胡须,淡然一笑道:“此乃天赐祥瑞,当为我华夏降临圣人之兆。吾等饱读圣贤书之人,理当为之同喜同贺。”

    “对,钱公说得对。”“是呵,华夏中兴,乃是吾辈之幸。”一时之间,楼中读书人皆附和赞同。

    “钱公,既有圣人出,不知吾辈该当如何行*事?”还是那位中年书生在发问。

    钱谦益一拍桌面,大声疾呼道:“圣人出,此乃华夏之盛事,社稷之盛事,吾辈读书人此能置之度外。我们当往湖广方向寻访圣贤,共求大道。在他成名之前,帮之,扶之,让他成为我们东林一脉。倘若其人能成大事,我们当拥之,佐之,也不负毕生所学。但有所成,说不得也能共谋一番富贵荣华。”

    “钱公高见,佩服佩服。”“吾等读书人,当附钱公骥尾,成就一番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