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山环水绕俺种田 > 第五十九章杂货铺的生意

第五十九章杂货铺的生意

作者:夏天水清凉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临渊行沧元图

一秒记住【爱尚小说网 www.23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氏的离开让赵杏花倍感轻松、舒畅,就如同乌云突然散去然后阳光重现一般。

    因为知道下午来杂货铺的客人不会很多,所以虎子、小峰和小山就趁机割猪草去了,小燕得到赵杏花的特许,终于可以出去玩一个下午,她本来想拉巧巧一起去山上摘花,但是巧巧不肯走,因为虎子他们都不在,赵杏花又不会写字,如果连她也出去了,就没有人记账了。所以下午的杂货铺里除了偶尔到来的客人以外,就只有赵杏花和巧巧两人在。

    巧巧家杂货铺的临时柜台是一张桌子,赵杏花就坐在桌子的后面卖东西。张氏来的时候,巧巧正蹲在桌脚边练字,因为大月国的文字与现代的汉字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巧巧只能通过经常的练习才能够把那些不同的字全部都记住,而且赵杏花看到她每天都勤奋地练字了,自然就会相信巧巧的字是通过她自己努力才学会的,巧巧练字的工具很简单,一个破碗,碗里装着细沙子,巧巧就用小树枝在沙子上写字。

    因为巧巧蹲在桌子的后面,所以别人从大门进来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不会发现她蹲在那里。巧巧之所以没有起身向她的六婶张氏打招呼,是因为张氏的儿子阿宝也跟来了,如果巧巧出现的话,张氏肯定会让巧巧带着阿宝去玩,阿宝和巧巧同岁,两人都是还不到五岁的小孩子,如果让他们俩一起玩耍的话,肯定要小手拉着小手的,但是巧巧不愿意去拉除了三个哥哥以外的其他男孩子的手,除了因为她有一种十八岁少女的对男生排斥的心理以外,还因为好多小孩子喜欢用手指挖鼻孔或是放嘴巴里吸吮,巧巧是一个假小孩,而不是一个真小孩,所以她会嫌脏。再一个是因为巧巧不喜欢张氏,如果能够避开的话,巧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避开的。

    还有一个原因,巧巧上次因为免劳役的事见识到了赵杏花对欺负她的人的不客气,所以她这次也不想错过赵杏花威风、霸气的样子,事实证明,赵杏花确实是欺负不得的,赵杏花虽然品行实诚,但是她身上有一股威风、霸气的深层次潜力,如果别人想要欺负他们一家人的话,她身上的那股子威风、霸气就会出其不意地爆发出来,用强大的言语力量打击得那些上门来欺负他们的人措手不及,让那些人因为理亏而哑口无言。

    巧巧听了赵杏花回击张氏的话语,一个人在桌子下面偷偷地乐着。等到张氏离开了,巧巧才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蹲麻了的腿脚,然后爬到凳子上,把鞋子脱掉,在凳子上站着,从桌子上拿过记账的本子把刚才的两笔账都记上。赵杏花并没有出言批评巧巧刚才躲着不现身的行为,虽然这是对长辈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特殊情况还是可以特殊对待的,母女两个谁也没有再提起已经走了的张氏。

    “娘,刚才的账都记好了。”巧巧把账本拿给赵杏花看,赵杏花虽然不识字,但是正字她还是会认的,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普遍、通俗的统计办法,即使在村野之中,这种统计办法也很流行“正”这个字作为一种统计工具的作用远远地超过了它作为一个文字的作用。

    “嗯,巧巧的字写得真好看!”赵杏花看着账本夸赞道。

    巧巧听了很高兴,她兴奋地爬下凳子,把她练字的破碗举了上来,然后又手脚并用地爬上凳子,拿着破碗,眼睛亮晶晶地对着赵杏花说道:“娘,我也教你写字好不好,大哥、二哥和四哥就是这么教我的,可容易了!你看,这是‘一’字,这是‘二’字,这是‘三’字,娘,是不是很容易啊?”

    巧巧觉得文字中的“一”、“二”、“三”这三个字就是专门用来诱拐不会写字的人来学习写字的制胜法宝,然后接下来的“四”字就是专门用来浇灭初学者的学字热情和对文字的轻视态度的一盆冷水,这盆冷水告诉初学者学字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同时,这个“四”字还是一个筛子,它的作用就是去掉那些对写字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留下那些努力了的人。所以,从这个小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文字实在是博大精深啊!

    “嗯,是很容易呢!”赵杏花感兴趣地说道。

    巧巧连忙把小树枝递给赵杏花,对她娘说道:“娘,你也写写看!”

    赵杏花一直对写字怀有一种敬仰之情,她拿着树枝的手甚至不停地发抖,因为她心里实在是太紧张了。她又不能跟巧巧说,她不敢写字,她担心巧巧会笑话她这个没用的娘。

    “娘,我来教你写!”巧巧爬到赵杏花的腿上坐着,赵杏花连忙用手扶住她,然后巧巧用肉嘟嘟的小手包住赵杏花的粗糙的大手,带动着赵杏花手里的树枝在沙子上一笔一笔的慢慢地写着。

    如此把“一”、“二”、“三”三个字写了三遍,然后,巧巧对赵杏花说道:“娘,你自己来写写看!”可是等到巧巧的手一放开了,赵杏花拿着树枝的手就不会动了,巧巧无法,又只能把自己的小胖手放上去,然后赵杏花的右手像是得到了某种神奇的力量似的,虽然还是有些发颤,但还是试探着把字写出来了。

    “娘,你真厉害!”巧巧高兴地拍着手说道。“娘,我再教你写‘十’字。”

    “不是应该从一到十一个一个按顺序来写吗?”赵杏花好奇地问道。

    “也可以不按顺序写的,因为十比四简单,所以我们先写十字。”巧巧说着,就捉着赵杏花的手一横一竖地写了一个十字,写了三遍,然后让赵杏花自己写,学完了十字,巧巧又开始教八字,然后是七字,然后是六字,然后巧巧就不肯再接着教了。

    “巧巧,还有四、五和九怎么写?”赵杏花见巧巧把手收回去了,便催促道。

    “娘,你要把已经学会的字都练熟了,记牢了,我才能教你其他的字怎么写,不然你会搞混淆的,那样的话,你就会一个字也不会写了。”巧巧对赵杏花的策略就是从易到难,稳打稳扎,不打击她的学字热情,不放弃对她的督促。“娘,大哥说,每一个字都要写上一千遍才不会忘了的,所以,你也要多练习才行。”

    “啊?要练那么多遍啊,我可没有那个时间,我还是不要学写字了,反正只要你们几个会写就行了,我就是练得再多也写不好。”赵杏花打起了退堂鼓,沮丧地说道。

    “娘,你不要怕,我以后每天只教你写一个字,你学的字多了,就会越写越好的。如果,你不学的话,那我也不学了。”巧巧对着赵杏花耍起赖皮来。

    赵杏花本来还想拒绝的,但是转念一想,不过是一个字而已,反正写一个字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就这样算了吧,万一巧巧真的耍起倔来,也不肯学了,到时候可不好哄。

    “行,娘就每天跟你学一个字。”赵杏花说道。

    “好!”巧巧高兴地说道,她教赵杏花写字纯粹是一时兴起,但是识字总是要比不识字强,至少不会吃不识字的亏,不会因为不识字而被别人欺骗,反正每天学一个字也不会耗费多少时间,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学写一个字还是很有用的。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确定今天不会再有客人来了,赵杏花就去把院子和堂屋的门都关好,在里面用门栓栓上了,因为现在家里存放着很多值钱的东西,为了安全起见,防止有小偷来杂货铺偷东西,所以赵杏花比以前小心谨慎了许多。

    一家人高兴地围坐在光亮微弱的油灯边,一边仔细地算着账,一边反复地数着钱。

    “娘,好多钱啊!”小山还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钱呢,他不由得感叹道。

    “嗯,不过,这些钱并不都是今天赚到的,我们进货也是花了很多钱的,你现在看着这钱很多,其实真正赚到的很少。”赵杏花冷静地对一脸兴奋的小山说道。

    “喔,那娘,我们真正赚了多少钱啊?”小山好奇地问道。

    “这个娘不能告诉你们,反正你们要记住我们家杂货铺子赚到的钱很少就行了。还有,如果别人问你们我们家的杂货铺赚了多少钱,你们就说不知道,记住了吗?”赵杏花向孩子们叮嘱道。

    “嗯,记住了。”

    “记住了就好,若是把这事说出去了,容易招贼,知道吗?”赵杏花又叮嘱道。

    “嗯,知道了。”

    晚上,曾大树是敲门之后,等赵杏花把门栓打开了,他才进到家里来的,曾大树对此很不习惯,感觉自己像外人似的,以前赵杏花都会给他留院门的,不过对比起家财的安全来,他的这点小小的不习惯真的不算什么,所以,曾大树很快就想明白了,心里的那一点点不舒服也消散了。

    “今天的铺子开张做得怎么样,来的人多不?”曾大树迫不及待地问道,他今天一天都在想这事,心里特别遗憾不能亲眼看到自己家杂货铺开张的样子。

    “嗯,来的人很多,场面很热闹,买东西的人也多,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赵杏花高兴地说道。“我先去给你端水来,一会儿我再细细地和你说。”

    “行!”曾大树听说买东西的人很多、很热闹,心里高兴极了。

    赵杏花把热水端进来,就开始和曾大树细说着今天杂货铺开张的事,曾大树听说乌山村的孩子们一边喊口号,一边在乌山村里绕了三圈的时候,乐得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赵杏花把桂香婶子急着跑去山上摘茉莉花的事也和曾大树说了,曾大树听后也觉得很有趣,然后曾大树告诉了赵杏花欧阳夫人要买他们家的干茉莉花的事。

    “杏花,井掌柜说,欧阳夫人说要把我们家的干茉莉花都买去,按斤算钱,算作普通茶叶价钱的两倍,你怎么看?”曾大树询问着赵杏花的意见。

    “两倍太多了,就算是不要钱全部都送给欧阳夫人,我也是愿意的。不如,你告诉井掌柜,就按普通茶叶的价钱算,你觉得怎么样?”赵杏花思索着说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明天就把家里的干茉莉花都带过去,你包出来两小包,我给井掌柜和鲁掌柜一人送一包,另外家里也留一点给孩子们泡水喝。”曾大树吩咐道。

    “好,这个简单,我明天早上再去弄,我再给你说说今天的账目吧!”赵杏花说道。

    “好!”曾大树很期待。

    “今天卖出去的东西除掉进货的钱,足足赚了有十文钱。呵呵”赵杏花小声地说道。

    “啊!这么多!”曾大树又是惊讶又是喜悦,甚至还很紧张,两只手紧紧地握着,努力控制着自己想大笑的情绪。

    “小声点,别乱喊,可不能叫别人知道了。”赵杏花严肃地说道。

    “嗯嗯。”曾大树重重地点头答应着。

    曾大树和赵杏花夫妻两个把要说的事情都说完了,两人才睡下。

    第二天,曾大树又做了一会儿货架,吃过早饭,就和虎子他们一起推着平板车走了。

    今天是巧巧家的杂货铺子开张的第二天,家里只剩下赵杏花、小燕和巧巧了。相比昨天,今天大家清闲了许多,但是大家心里的期待却要比昨天的开张之日还要旺盛!

    “巧巧,你猜,今天上午会来几个人?”正在缝补衣裳的小燕感兴趣地说道。

    “你先说,我后说。”巧巧说道。

    小燕知道她拗不过巧巧,所以只能先说。

    “我猜有二十个!”小燕期待着说道。

    “我猜二十一个。”巧巧说道。

    “巧巧,你又耍赖!你干嘛跟着我的说啊?”小燕控诉着巧巧的不厚道。

    “呵呵多了就算我赢,少了算你赢,明明很公平的,哪有耍赖?”巧巧振振有词地辩解道。

    “娘,你要不要也猜猜?”巧巧对正在织布的赵杏花说道。

    “我就不猜了,来多少是多少,只要有人来,我就高兴!”赵杏花笑着说道。

    令赵杏花、小燕和巧巧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来的第一个客人竟然是巧巧的二叔曾大柱,其实巧巧的二婶于氏昨天上午就来过了,不过,她是来看热闹的,并没有买东西。

    “大嫂,我今天是来给你道歉的,还希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再生我的气了,毕竟大哥是我亲大哥,你是我亲大嫂,虎子是我亲侄儿,我们是一家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外道了不好。”巧巧的二叔曾大柱笑着说道,但仔细一看,他的脸上却还带着几分不情愿。

    巧巧心想,他很可能是被二婶给逼过来的,毕竟曾大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而且他对赵杏花有意见,那天他临走之前还对赵杏花很不客气地哼了哼呢,他怎么会主动地来给赵杏花道歉呢?毕竟那件事都过去了半个多月了,昨天他们家杂货铺子才开张,今天他就来道歉了?这也太巧了吧!无事献殷勤,肯定是心里又打什么歪主意了。其实这些人心地都不坏,就是太想占别人的便宜了!巧巧心想。

    “二叔,你是来我们家买东西的吗?”巧巧假装天真无邪地说道。“我们家的东西可好了,你要买什么啊?”巧巧把对客人的热情拿了出来。

    “大人说话,小孩子家家的别插嘴!”巧巧的二叔曾大柱不悦地对着巧巧有些凶恶地训斥道。

    “啊——娘!”巧巧害怕地叫着,然后就一脸害怕、委屈地往赵杏花的怀里扑去。

    “巧巧她二叔,你没事吓唬我家巧巧干嘛?孩子这么小,哪能禁得住你吓唬?再说孩子也没说错话。”赵杏花搂着巧巧,在巧巧的背上轻轻地拍着、安慰着,板着脸明显不悦地对着巧巧的二叔曾大柱质问道。

    巧巧的二叔曾大柱是一个脾气大、性格冲动、爱面子的人,他本来就不想来这一趟的,所谓的道歉更不过是嘴巴边说说罢了,这会子面对赵杏花的严厉质问,他气都气不过来了,哪里还有耐心说什么软话啊?巧巧的二叔曾大柱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转身就大步地朝外面走去了,一句废话也没有。

    巧巧在赵杏花的怀里偷瞄着,见曾大柱已经气得走掉了,巧巧不禁舒了一口气。曾大柱走后,赵杏花连忙把巧巧的脸色好好地端详了一会儿,温柔地问道:“有没有被吓到?”巧巧摇摇头,说道:“刚才害怕,现在不怕了。”

    赵杏花摸摸巧巧的头,舒了一口气说道:“不怕了就好,以后不要去惹你二叔,知道不?他脾气冲得很,我担心他会动手打你。”赵杏花叮嘱着巧巧。

    “嗯,我以后不和他说话了。”巧巧说道。

    “别人问你话,还是要好好回答的,不然是不礼貌的,不过,你不要主动去找他说话就是了。”赵杏花对巧巧叮嘱道。

    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就预示着这一天的上午已经过完了。巧巧家的杂货铺在今天上午一共迎来了十一个买东西的客人,巧巧数了一下,一共消费了二十四文钱。中午,赵杏花、小燕和巧巧三人围着桌子吃午饭的时候,小燕并没有因为打赌赢了而高兴,反而神情挺失落的。倒是赵杏花和巧巧很想得开,她们并没有介意客人的稀少。巧巧觉得,他们家杂货铺做的是长久的生意,良好的口碑是要经过慢慢发酵,然后建立起来的,而且他们家做生意态度很诚恳,村里人一定会感受到他们的诚意的,她不奢望村里的人百分之百都来她家杂货铺买东西,但是她相信她家的杂货铺要在乌山村里吸纳绝大部分的客人还是没有问题的。巧巧对她家的赠送酸话梅策略也很有信心,毕竟谁家没有个把孩子呢?这相当于免费赠送了,酸话梅可是孩子们的喜爱啊!无论是疼爱孩子的大人,还是不想放过这个占便宜的机会的大人,都不会拒绝这样一件送上门来的好事的。虽然一颗小小的酸话梅不是很值钱,但是它代表着一份心意,同时,也是一份送给孩子们的讨他们喜欢的礼物。

    下午只来了五个客人,消费了十三文钱,但是巧巧并不着急,毕竟这是在乌山村,不是镇上,乌山村总共才多少户人家啊?一百七十一户人家怎么能够比得上整个青山县的上万户人家呢?而且盐、火柴、酱油之类的东西基本上是一个月买一次的,巧巧家的杂货铺能够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就吸纳了四十一户人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她相信在他们的诚恳相待和酸话梅的诱惑之下,这四十一个客户资源是不会流失的。

    乌山村里的客户资源偏少,所以注定了巧巧家杂货铺生意的相对冷清。晚上,巧巧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在想着:假如能够把附近几个村庄的客户资源也吸纳进来的话,那么她家的小杂货铺就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了,那就不再是小杂货铺了,倒是可以晋升为中级杂货铺了。

    可是这个计划要怎么实现呢?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让客户资源从乌山村向四周村庄辐射开来的效果呢?巧巧心想:首先还是要大力地宣传,要先让别人知道乌山村杂货铺的存在;其次是吸引和诱惑,让大家知道来乌山村杂货铺买东西好处多多,让他们对乌山村杂货铺心生向往;再次是变通,附近的村庄离乌山村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居住在那里的客人来乌山村买东西自然不可能像乌山村人一样方便、快捷,他们很可能会一次就买回去好几个月的东西,或是帮别人顺带地买一些东西回去,所以对于这批客人应得的酸话梅在发放上可以做出变通,不再是一年发一次,而是每次只要凑够了五文钱就当场赠送酸话梅,这样会让他们感觉更实在,不会认为巧巧一家在骗人,会更容易赢取大家的信任;然后是接待,给远来的客人每人都提供一碗茶水和一张凳子,消除他们赶路的口渴和劳累,让他们有一种自己是受欢迎的客人的感觉,让他们对巧巧家的杂货铺有一种亲切的好感和归属感,而不是简单的冷漠的金钱与货物的交换。

    如果能够把附近的村庄的客户资源吸纳进来,那么附近村庄的人在乌山村杂货铺的消费潜力将是巨大的,不只是人们日常的小额消费,还有置办酒席时的大额消费,把每一笔消费累计起来,其数量将是乌山村人总消费的几倍,总之,人多就是力量。杂货铺是赚取差价作为利润的,一笔消费的差价会很少,但消费的次数越多,差价再乘以消费次数的乘积就会越大,乘积就是巧巧家最后能够得到的利润。巧巧家杂货铺赚取的差价是不变的,要想提高利润,就得提高消费次数;要想提高消费次数,就得提高消费人数。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一旦想事情想多了就容易疲乏,小孩子的身体和大脑更是禁不起太长久的思考,所以,关于这个吸纳更多顾客的计划还没有思考完,巧巧就累得睡着了。

    第二天,巧巧起床的时候,脑袋里就回想起来了这个计划,她想着待会儿就和她娘商量这事。

    巧巧发现自己又是最后一个起床的,因为只要她没有自己起来,家里的其他人除非是怕她耽误了吃早饭,不然是绝对不会叫她起床的,想到这里,巧巧心中顿时洋溢起了了满满的幸福感。

    院子里曾大树正在忙着做货架,虎子在旁边打下手,曾大树的货架已经做好一半了。巧巧洗脸漱口后,也感兴趣地去院子里观看着。其实曾大树做起木工活来显得很笨拙,可能是不熟练的缘故吧,不过,他会做货架就已经让巧巧觉得很神奇、很了不起了。

    “巧巧,快过来给我看灶火!”小燕在厨房门口朝巧巧叫道,她一个人既要做饭、炒菜,还要看灶火,难免会忙不过来,现在巧巧这个小半个劳动力起床了,自然要拉过来好好地利用一下,往常巧巧都是很自觉地自己跑去看灶火的。只是,今天的巧巧被曾大树做货架的样子吸引了,结果把看灶火的事给忘了,小燕见巧巧洗脸之后人就不见了,于是她就抽空出来逮人了。

    “来了!”巧巧连忙起身往厨房跑去。

    “三姐,对不起,我刚刚忘记我还要看灶火了,就去看爹做货架了。你还要炒几碗菜啊?”巧巧跑到灶前的凳子上坐下,然后和小燕说着话。

    “没事,我原谅你了!你明天可别再忘了,我还有两个菜没有炒。”小燕一边熟练地挥动着锅铲,一边回答着巧巧的话。

    吃完早饭,曾大树和虎子他们走了之后,赵杏花又把家里和菜地里的活忙完了,这才回到堂屋来织布,巧巧连忙跑过去,拿着一条小板凳放到赵杏花的身后,自己赤着脚站在板凳上,给赵杏花捶着肩膀、背以及按摩脖子。

    “嗯,真乖!”赵杏花很享受巧巧的爱心服务,宠溺地夸奖道。

    “呵呵”巧巧也很享受被赵杏花夸奖的美好滋味,她一边挥动着小胖拳头,一边和赵杏花说着那个吸纳周边村庄的顾客的计划。

    “娘,我们应该想办法让附近的村子里的人也到我们家的杂货铺里来买东西,就和爹以前被请去别的村子里做菜一样,反正他们到我们家来买东西不会比去镇上远,娘,你说好不好?”巧巧脆声地说道。说起曾大树以前经常去别的村子里做菜,巧巧想到曾大树在那些他去做过菜的村子里名声很响亮,以前附近的几个村子似乎都请曾大树去做过菜,假如打着曾大树的旗号去宣传巧巧家的杂货铺,效果应该会比较好的,毕竟大家对熟悉的人会更有信任感。

    赵杏花听后,顿时全身精神一震,赞赏地说道:“嗯,是很好。”然后自己认真地沉思起来。

    小燕听着,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巧巧,我们要怎么让他们知道我们家的杂货铺呢?是不是也和在村里一样,让小孩子去喊啊?”

    巧巧想了一下,突然脑中灵光乍闪,卖菜的人?

    “娘,附近的村子里是不是也有人去镇上卖菜啊?”巧巧问道。

    “嗯,是啊。”赵杏花回答道。

    “我们拜托我们村里卖菜的人去和附近村子里卖菜的人说我们家开杂货铺的事,而且还要特别交代是我爹开的,娘,你说好不好?”巧巧兴奋地提议道。

    “嗯,我晚上和你爹商量商量。”赵杏花喜不自禁地说道,她的脸庞顿时变得光亮、明媚起来,似乎充满了活力。

    “巧巧,这个办法好!呵呵”小燕也表示赞同,并且在脑中幻想起了附近村子的人都来她们家杂货铺买东西的盛况来。

    巧巧家杂货铺开张的第三天,客人依旧稀少,今天一共来了六个客人,客人总数继续增加,可见大家还是很亲赖他们家的杂货铺的。

    现在,虎子、小峰和小山他们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今天家里的杂货铺又迎来了几个客人,卖了多少东西,收了多少钱,虽然他们难免因为客人稀少而在心里微微失望,但是他们依旧对家里的杂货铺子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晚上,赵杏花把巧巧的办法和曾大树说了,曾大树听后很惊喜,然后不禁在心里敬佩起巧巧来,她怎么能想到这么多的好办法呢?她才多大的孩子啊?

    “杏花,我早就说过了,咱家巧巧就是神童!就连我这个爹都比不上她。”曾大树自豪地说道。

    “胡说什么呢?以后这话可不许再说出来了,你想给咱家、给巧巧招祸呢?”赵杏花严肃地警告着曾大树。

    曾大树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错误了,连忙用手捂住嘴巴,平息了一会儿,然后向赵杏花保证道:“我保证绝不再说那话了!”

    “嗯,知道就好,你可一定要把嘴巴守严实了,这可不是小事情。”赵杏花严肃地说道。

    “嗯。”曾大树重重地点头,表示答应。

    “那个让附近村子知道我们家开杂货铺子的事情我可以去做,我早上可以抽一些时间去菜市场一趟。”曾大树思索着说道。

    “嗯,这事要是能办成了,我们家的杂货铺可就了不得了,虽说比不得镇上的,但是也有镇上杂货铺的十分之一了,我们家的铺子还不用出租金呢!”赵杏花期待地说道。

    “嗯。”曾大树也在思考着这件事的前景。

    “你最近在酒楼里做的怎么样?”赵杏花突然关心地问道。

    “挺好的。”曾大树回答道。

    “嗯,这样就好,你可别因为家里杂货铺的事就分心了,做厨子才是你的本分呢!虎子、小峰和小山能不能继续念书可就全看你做菜能不能让欧阳夫人满意了!你可不能因为分心,把厨子给做砸了!”赵杏花提醒曾大树道。

    “嗯,你放心,我做菜会很认真、仔细的,不会把厨子做砸了的,你也别总是操那么多心。”曾大树说道。

    “我能不操心吗?我们家现在还没到不用操心的程度呢!等虎子和小峰再长大两岁,更有操不完的心。”赵杏花有些疲累地说道,做为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她的本分似乎就是替全家人操心的。

    “睡吧,不说了。”赵杏花疲倦地说道。

    第二天,曾大树把菜运进山阳酒楼之后,吩咐虎子和小峰给菜过称,他自己则去了青山镇的菜市场,找到卖菜的村里人,拜托他们和别的村子里的人提一提他们家开杂货铺的事,然后,他又去找了几个认识的附近村子里的人,告诉了他们自己家开杂货铺的事,重点说了赠送酸话梅的事,还拜托他们去村里帮他宣传一番,那些人都欣然地答应了,还向曾大树道了喜,曾大树也向他们道了谢,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曾大树就赶回山阳酒楼去了。曾大树去外村做厨子的时候,还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的,他为人随和、大方,有时候,别人向他打听一些做菜的方法和窍门,他也会慷慨地解答,所以他在外村的人缘也还不错,至少别人说起他的时候都是赞赏有加,不止是赞赏他做的菜,还赞赏他这个人的品行。

    傍晚,虎子他们放学回到家,刚想出去割猪草,就被赵杏花给叫住了。

    “今天就不割猪草了,你们去把咱家的板栗打下来,我今天去看过了,很多都已经熟了,记得小心些,别让刺给扎着了。”赵杏花叮嘱道。

    “唉!娘,你放心吧,我们会小心的。”小峰高兴地回答道,几个人就兴奋地提着箩筐走了。

    收板栗的方法就是摇树,晃动树干,在晃动下,成熟了的板栗就会自己落下来,没有落下的就是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那些没成熟的板栗得过几天再去收。板栗里面是果仁,外面是一个刺球,有些板栗因为已经熟透了,刺球就咧开了口子,露出了里面的果子来。

    小峰负责摇树,他喜欢干这个活,所以虎子就让给他了,小山虽然也跃跃欲试,但是他人太小了,没有争夺权,只能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小峰是带了草帽来的,因为树上的板栗在落下来的时候可没有长眼睛,摇树的人若是不把自己武装好,要是倒霉地被砸上了,不止是身上疼痛,还可能被板栗身上的刺把皮肤给划伤,若是摇树的人脑子突然抽风,仰着头一边摇,一边朝树上去观望的话,还可能被板栗砸到脸,甚至是眼睛。虽然摇板栗树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是村野之中长大的孩子最无法拒绝的、也最期待的就是去冒险了,摇板栗树不仅能够显示摇树人的力气和勇敢,而且听着板栗不断砸在地上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摇树人还会有一股成就感。

    小峰晃动了一会儿树,见板栗不再往地上掉了,就又去摇另外一棵树,虎子带着小山开始捡地上的板栗,板栗外面的带刺的壳等拿回家去再砸开。

    晚饭前,虎子和小峰抬着整整一箩筐的板栗回来了,小山还提了大半篮子跟在后面,他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吃完晚饭后,大家就开始用石头砸板栗壳,因为壳里面的板栗果子非常坚硬,所以怎么砸都不用担心会把里面的板栗果子砸坏了,砸板栗壳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赵杏花从板栗里面挑出来大个的,分作三个篮子装了,准备分别送给欧阳夫人、井掌柜和鲁掌柜。

    小燕还把那些小颗的板栗拿去厨房用水煮熟了,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分着吃了,水煮的板栗很香,很粉,而且又是今年第一次吃,所以大家都吃得特别开心。

    又到了板栗飘香的时节了,这几天青山镇上叫卖煮板栗、炒板栗和烤板栗的小商贩络绎不绝,镇上各大酒楼也兴起了板栗烧鸡的菜肴。巧巧家今年收到的板栗很多,除去卖给山阳酒楼的一部分,他们家还剩下了两篮子的板栗,自家又肯定吃不完,板栗不能放太久,会烂掉的,所以剩下的板栗怎么处置成了赵杏花的难题。

    时间很快就到了巧巧家杂货铺开张的第十天,这是很特别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发生了两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曾大树的樟木货架终于完工了!虽说货架做得不是特别的好看,但是这个货架对巧巧家的杂货铺来说意义重大,它标志着巧巧家的杂货铺进入到了货架时代,有了货架的杂货铺变得美观而专业起来。

    第二件事情就是巧巧家的杂货铺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外村顾客!她们是一个自发组成的七人购物团,是从邻村泉口村过来的,她们七人每个人手上都挽了一个菜篮子,小燕和巧巧高兴极了,让她们在堂屋里坐下,给她们端茶水,赵杏花则是热情地和她们聊着家常。最后,她们七人每人都提了大半篮子的东西走了,赵杏花根据花钱的数量,赠送了大家酸话梅,而且还特意每人多给了一颗,因为她们的到来带给了巧巧家杂货铺巨大的希望和光明!

    ---题外话---

    开心!加油!